金年会是一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。學院坐落于“國家曆史文化名城”“中國首批旅遊城市”“中國長壽之鄉”“中國五禽戲之鄉”——安徽亳州。地處華北平原南端,享有“中華藥都”“華夏酒城”的美譽。這裡英才輩出,人文荟萃,老子、莊子、曹操、華佗、花木蘭、陳抟等聖哲先賢澤被深遠,是道家文化、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。

        學院辦學始于1909年創辦的蒙城師資講習所,1952年設置蒙城師範學校,經國家教育部批準,2002年3月獨立升格為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,2016年3月獨立升格為金年会。

        學院設16個内設機構和11個教學院系。全日制在校學生13040人。校園面積1526畝,建築面積60.68萬平方米,其中在建新校區(金年会中醫藥學院)601畝,建築面積26.5萬平方米。館藏圖書101萬冊,電子圖書22.9萬冊,各類電子期刊640餘種,教學科研設備總值約1.3億元。與菲律賓德拉薩大學、泰國博仁大學、韓國漢拿大學、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等8所國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,開展合作交流。

        學院堅持人才興校,持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。現有教職工611人,專任教師513人,教授66人,副教授125人,博士85人。皖江學者1人、享受國務院津貼2人、享受安徽省政府津貼1人、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、省級教學名師11人、省級教壇新秀12人。

        學院堅持學科強校,積極構建專業集群、打造優勢學科。現設有32個本科專業,涵蓋教育學、理學、工學、經濟學、管理學、文學、藝術學共7個學科門類;其中學前教育、小學教育、中藥學、釀酒工程4個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。重點建設中醫藥學類、食品科學與工程類、教師教育類等專業集群,組建藥物化學、食品加工技術、中藥學、釀酒工程等11個學科團隊。圍繞專業集群,搭建中藥原料産品研發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,藥食同源功能食品、養生型配制酒、中藥材質量評價與控制等3個市級重點實驗室,亳州市中藥材儲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,以及3個校級重點實驗室。面向皖北、亳州區域重大需求,以服務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标,建優建強中藥學類、食品科學與工程類、文化旅遊管理類、教師教育類優勢特色專業。五年來,學院先後獲國家級哲社項目1項,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8項,成功申報各級各類科研課題551項,省廳級以上項目176項,發表各類論文1372篇,二類以上論文145篇。出版學術專著、教材78部、獲批專利343項。

        學院堅持服務譽校,不斷增強服務社會能力。積極推動産業學院建設,搭建合作平台,開展協同創新,促進工學結合、産教融合,加快人才培養、共性技術研究、人力資源培訓。與古井集團、徽酒集團等多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與多家企業合作建立80多個實習實訓就業基地。設立企業“訂單班”,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,開展橫向課題研究、聯合申報多項重大科研項目、組建創新産業團隊。積極推進非學曆教育培訓,與市退伍軍人事務管理局、市委網信辦、市稅務局達成共建培訓中心意向。學院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團隊深入農村,開展黨史理論宣講和鄉村振興志願服務,榮獲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活動優秀團隊。

        學院堅持文化鑄校,有效彰顯文化育人功能。打造“亳文化”特色品牌,組建“老莊與道家文化”“三曹與魏晉文化”“華佗與養生文化”和“方言民俗文化”4個研究所。利用900平方米“亳文化館”對新生開展入學教育、傳播地方文化。推進亳文化進校園、進教材、進課堂、進社區活動,編著《亳文化概要》《亳文化十講》《亳州剪紙》等校本教材,推動理論研究與地方文化旅遊、精神文明建設深度融合,助力地方經濟文化發展。五年來,出版《曹操集譯注》、《薛蕙<西原全集>校注編年》、《亳州方言俗語集釋》等學術專著20餘部,獲批省級以上課題60餘項,撰寫10餘篇資政報告均被采納。

        學院堅持質量立校,着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。推進體育藝術俱樂部改革,俱樂部數量達20多個。落實落細勞動教育和美育實施方案。獲批安徽省第四批“三全育人”改革試點校。易班平台共建指數連續兩年位居安徽省高校第一,全國高校前列。2021年立項省級以上質量工程項目121項,獲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、一等獎各1項。獲省級教學團隊2個,省級一流課程15門,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技能競賽,獲國家級獎項24項,省級以上獎項261項。

        近年來,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下,學院各項事業全面發展。學院為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、安徽省文明單位、省級公共機構能源資源計量示範單位,榮獲安徽省第二批僑胞之家、第一屆亳州市文明校園等榮譽。

        奮進新征程,建功新時代。金年会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秉承“善學善教,育己育人”的校訓,傳承“嚴謹垂範、求真拓新”的教風和“勤學善思、勵志進取”的學風,搶抓“長三角一體化”發展機遇,聚焦高質量發展,拉高标杆、苦幹實幹、奮勇争先,用實際行動開創地方應用型高水平本科高校建設新局面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數據截至2022年6月1日)


XML 地圖